【湯湯水水拉麵特輯】老晴光裡的新穎泡系拉麵:為台北豚骨拉麵界投出變化球的麵屋壹慶

泡系拉麵,利用攪拌器在濃厚湯頭的上層打出綿密泡沫,讓香濃的油脂有效率包覆口中卻仍然輕盈,另類附加價值就是拍起照來顏值相當高,近年來在日本關西地區很熱門。

麵屋壹慶位於台北晴光商圈,介紹拉麵之前,先來聊聊「晴光商圈」。

晴光商圈也許在台北市的各個商圈裡名氣不算太大,大家會知道晴光商圈大概是透過到處開分店的晴光脆皮鮮奶甜甜圈。晴光商圈的發展最早可以推回日治時期,但熱鬧起來的契機則歸功美援時期,美軍顧問團落腳於圓山,晴光商圈因地利之便順勢開啟了舶來品市場黃金年代,當時最潮、「金髮碧眼的阿兜仔」用的東西,都可以來這邊挖寶。

但美援結束後美軍撤走,晴光商圈主要客群流失後沒落許多,逐漸轉變成社區型的市場,近年來也因為這裡有當時為了服務美軍而建「聖多福教堂」(St. Christopher’s Church)成為菲律賓移工們聚會的重要社交場合。算是默默經歷的各種大環境改變後仍屹立不搖,並且在各個年代都扮演了鮮明角色的商圈/市場。

晴光商圈現在除了以庶民美食聞名外,因為其特殊的歷史常被人稱「很有異國感」。我不是特別喜歡「異國」這個形容,因為它經歷過的一切都是它自己的東西,但的確因為過往的外來元素讓它顯得優雅且氛圍特別(超級多酒吧),擁有獨樹一格的場域感,很推薦大家去逛逛唷!

麵屋壹慶很盡責地替台灣泡系拉麵市場開球,以我造訪三次平均等待時間都是1小時來說,每次看到的人潮都是不減反增。(只能說台灣人在排隊這方面真的是硬氣~)

麵屋壹慶的點餐方式是點餐券機,菜單很單純,店內主要販售豚骨醬油、豚骨鹽味、雞白湯、清湯醬油四種拉麵。

豚骨醬油(特盛)

▲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舒肥叉燒

在稱讚湯頭前,讓我先頌揚一下麵屋壹慶處理肉類的方式。我對拉麵開竅的時間不算太早,但算是剛好有跟上台灣新興獨立拉麵店起飛的這波風潮。對早期就在台灣插旗的日本老牌連鎖拉麵店們來說,一碗拉麵的重點大多擺在湯頭與麵體,肉片僅是點綴,通常以「兩片薄透見光的叉燒」帶過;相對於此,新興獨立店家在肉類的處理上就搞剛多了,發展出一套採用舒肥+炙燒雙管齊下的「標配」。

在麵屋壹慶點餐強烈推薦升級為「特盛」,特盛除了原本的叉燒外多了雞胸及雞腿,超 級 軟 嫩,不過度調味搭上濃郁的湯頭,很難斷定到底誰是主角,只能說互相搭配得宜,是個沒有冗員的團隊。

▲泡沫化的豚骨湯喝起來到底像什麼?

味道這種東西很主觀,但我跟同伴都覺得湯頭有種蕈菇/玉米濃湯的既視感,泡沫化的豚骨泡泡雖然比想像中還薄一點但已經足夠讓口感細緻程度大升級。湯頭不算特別重口味(鹹),喝湯時配上碗裡的蔥絲,把蔥絲咬開的瞬間豚骨湯又變得鮮甜且帶些微嗆辣感,層次很豐富,不太會膩,甚至讓我這個平常都會把蔥挑掉的人對蔥料理有了新的想像,跟其他走暴力濃郁直球路線的豚骨拉麵相比真的清秀許多,很值得嘗試。

清湯醬油(特盛)

是不是覺得有點錯頻,標題都說是泡沫系拉麵我怎麼還會特地點醬油湯來吃?不好意思,因為醬油就是我本命哈哈哈,有點類似我只要去到一間沒去過的早餐店我就會先點起司蛋餅來吃;撇除這個,麵屋壹慶的清湯醬油口味絕對算得上醬油界的上乘之作,值得特別推薦!

▲醬油湯底不就溫溫懦懦的安全牌?非也非也~

與大家常吃到的醬油拉麵相比,麵屋壹慶的醬油湯顯得有稜有角許多,鰹魚(?)味道相當濃,加上畫龍點睛的紫蘇葉在湯裡漂來漂去,讓這碗湯的香氣非常特殊。把白蘿蔔泥攪開可以蓋掉一些魚味讓湯的味道更溫和,但並不僅止於此,白蘿蔔泥上頭撒了一點點山椒,顛覆大家以往對醬油湯溫溫懦懦的印象 — 原來醬油湯也可以有點嗆辣、有點攻擊性。

▲小缺點:麵涼得很快…

值得注意的就是,這間店冷氣風口直直對著麵碗…麵涼得超級無敵快,每次吃到快見底時湯真的涼到有點阿雜(我吃東西很快!),吃拉麵…就是…要…追求…熱熱的…嘛…

說了這麼多,我真的蠻喜歡麵屋壹慶端出的變化型作品,它有點華麗,在很多小細節藏了心思,但是拉麵的畫風又很工整,排盤上界線分明,大排長龍果然是情有可原。

一間新穎、打頭陣的泡沫系拉麵,不管是因為巧合還是精心挑選,選址於晴光商圈這個年邁但優雅、富生命力的商圈,為了任一方而去朝聖都非常合理呀~台北的社畜們,下班後,到晴光商圈吃一碗療癒身心的拉麵,然後在晴光商圈的小巷子裡探險吧,你絕對不會失望。

--

--

台北一碗湯 A Basin of Soup

這是我在台北這個一下雨就變成一碗湯的盆地裡,載浮載沉的生活日記。